十三、什么是课程的“两性一度”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十四、什么是破“五唯”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十五、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顶层设计上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概括来说,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十六、什么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
十七、什么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
十八、什么是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十九、什么是“四有”好老师标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二十、什么是“四个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统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教书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二十一、什么是“四个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的殷切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十二、什么是“五自”质量文化
“五自”质量文化指的是一种强调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旨在通过这种文化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二十三、什么是“双万计划”
“双万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