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审核评估基础知识
六、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二)坚持推进改革。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坚持分类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四)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五)坚持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八、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周期及分类
(一)评估对象和周期。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本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
(二)评估分类。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和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发展实际,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大类。高校可根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自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自主选择。
1.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点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
2.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具体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我校选择的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即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九、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
新一轮审核评估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
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十、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变化
(一)评估导向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导向鲜明,突出高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立德树人指导思想融入指标体系,贯穿评估各环节、全过程。通过加强对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引导高校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评估内涵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将上一轮评估中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调整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核心,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强调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三)评估类型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以及高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发展实际,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分类评估方案供高校自主选择。这既设置了国家底线要求,又引导高校多样化发展,促进高校科学合理定位,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路径,推进高校内涵、特色和差异化发展。
(四)评估方式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设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特别是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辅相成、贯通设计,体现了评估方法的创新。线上评估注重“全面审核”,通过线上审阅材料、开展访谈等方式,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貌”进行全方位审视。入校评估注重“聚焦审核”,通过精准开展实地考察,对线上评估意见进行复核验证,下准评估结论,找准特色优势和问题症结,开出实用“良方”,帮助高校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评估功能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突出评估的激励和监督作用,并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教育部审议后发布推广。针对高校“重评估、轻整改”的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增加了督导复查环节,建立“问题清单”和“回头看”整改复查机制,注重用好教育管理的“五条鞭子”(评估、督导、通报、挂钩、追责),推动高校持续整改。同时,评估结果可供多方共用,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