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作者: 时间:2015-03-16 点击数: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最迫切的工作之一。为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科研实力,为科研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使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本文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应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以及未来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分析。这样能够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研究的方向,使高校体育科研未来研究领域得以确定,并使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在内容、方向、质量、管理、效应、评价、转化等方面更加丰富,达到甚至超越省外高校的体育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的竞争力,为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  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分析

体育教学领域:多数高校体育教师主要通过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锻炼等媒介,约有20余项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效果是: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转化的各个主体———高校体育教师、学生、教练员。全民健身领域:近十年来,在全民健身路径、农村健身、健身指导员、中老年人健身方法等方面的3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借鉴和应用,使黑龙江省全民健身状况得到好转,全民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加强,健身方法、手段、路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健身资源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转化的各个主体———高校体育教师、城乡居民、社区指导员。

冰雪运动领域:冰雪运动是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运动的特色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以速度滑冰、滑雪为主,这也是高校学生和城乡居民冬季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为此,高校体育教师所开展的冰雪研究项目和成果居多。其中,在短道速滑、冰雪体育旅游、冰雪体育文化、冰雪体育产业、冰雪健身路径等方面的5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有效地推动了黑龙江省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使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得到彰显。转化的各个主体———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城乡居民、教练员。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领域:主要体现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青少年运动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员选拔、专项运动成绩的预测、体能训练与恢复等方面的30余项科研成果上,直接涉及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与急救、运动医学等学科知识,对竞技运动训练具有指导借鉴意义,也为选拔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运动员的成才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黑龙江省竞技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体育文化研究领域:主要体现为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冰雪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领域的10余项科研成果。对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冰雪文化、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他领域:主要表现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特殊体育教育、生态体育、体育师资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相应转化。此外,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通过自己创办小型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学术交流、网络平台等渠道推动成果不断转化。此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个主体———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

2  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2.1  现有科研转化能力和水平不高

通过在2012年4月、2012年9月、2013年4月的3次实地走访调研,主要针对科研条件、实验仪器、科研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可知:黑龙江省各高校的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学校或者院系订购的体育期刊、著作和杂志,导致了科研成果质量比较低,与高校体育实践相互脱离,对解决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缺乏必要的指导依据。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进行了重点调研。科研成果推广方面还比较薄弱,甚至缺乏必要的转化意识,特别是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出成果,转出成果”的意识不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高校科研管理评价手段和监控力度、手段不够,科研成果解决专项重大问题的理论储备不足,解决专项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点较少。在信息研究与服务领域,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够广泛,手段相对落后,信息源有待进一步拓宽。

2.2  高校应用型体育科技人才短缺

目前,高校体育科研人员主要是高校体育教师及院系所建立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他们构成了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可知,高水平、“大师级”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特别是在人体运动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等领域的研究虽然有所突破,但研究范围较小,更深层次的研究没有达到省外高校体育科研的水平。此外,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既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指导,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同时又要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任务,导致了在科研质量和数量上不容乐观,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高校应用型体育科技人才角度来看,由于高校在引进体育教师的过程中,淡化了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只强调引进教学型人才来满足本单位的教学需要。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90%的高校在每年的人才引进计划列表中,95%的人才主要是教学型人才,只有少数是应用型人才,或者是管理岗位的人才,忽视了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导致高校应用型体育科研人才极为短缺,成为高校体育科研发展的瓶颈,这是影响高校体育科研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高校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相关文献调查研究显示:十几年来,在每年取得的100多项体育科研成果中,只有10%左右的成果能够转化,其中大部分成果只停留在书面或者文字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成果占整个体育科研成果的35%左右,转化的也相对多一些。而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转化率相对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转化率成反比。

2.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一部分体育科研工作者对训练、比赛的规律和状态认识不清,对技术和比赛战术不懂,对运动员赛前状态了解不够深入。为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所进行的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在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进程中所需要的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研究工作,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要求仍有差距。在运动创伤与医务监督上,“为我国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和医务监督服务保障方面,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始终存在着科研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研究与应用、攻关与服务相对脱节,停留在一种`杂乱无序、临时应付'的状态,使得科研攻关不深入,医疗服务在低水平徘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5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低

从近些年高校引进青年教师的数量上来看,每年都有所增加。从学历层次上看,基本上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青年教师在科研意识、能力上却相对薄弱。所以很多高校不断加大青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鼓励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体育科学研究中,但事与愿违,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从科研转化能力上看,由于科研能力的降低,导致成果转化率也随之下降。由于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是黑龙江省各高校体育教师的一种普遍现象,他们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力军,而且也是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知识结构、教学科研经验、主动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导致他们的体育科研和转化能力普遍较低,这是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2.6  高校体育科研管理缺乏约束性

目前,从2000年到现在,黑龙江省各高校都具有相关的体育科研管理制度,从课题申报、立项、研究过程、成果级别到成果验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规定,但多数高校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直接导致体育科研成果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

3  加快高校体育科研成果应用的对策

3.1  成果类别

按照体育科研成果产生的功能和目的划分,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科研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Ⅰ类,基础理论类成果,主要是指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训练中发现急需解决的、带指导性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探讨体育社会和教学规律的理论成果或软科学成果。如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理论研究。第Ⅱ类,应用类研究成果,主要是对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健身运动中的某一具体现实问题而进行的技术性研究。例如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体育课程考核内容和标准研究、体育竞赛技战术特点的研究、全民健身方法等。这对未来体育科学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第Ⅲ类,体育开发类成果,主要是利用其他学科产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研究出来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研究。例如体育科研仪器设备、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健身使用的器材、运动装备、体育场馆建筑专用工具、材料和运动功能性饮品等。第Ⅳ类,体育应用软件类成果,主要是科研人员研发出来的用于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运动技术分析、大型比赛秩序册编排、运动成绩计分统计、体质监测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 2  成果应用

3.2.1 对于基础理论类成果和应用类研究成果,可组织申请成果鉴定或者省校级各类成果奖,并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公开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这类成果的应用是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科研成果主要应用转化渠道,且都有较完善的程序和制度。

3.2.2 对于体育开发类成果,首先应尽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且越早越好。因为同一研究课题可能不止一家在研究,而我国的专利制度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就将专利权授予谁,如不及早申请,则可能被他人抢先申请,那自己的成果就无法获得专利权。同时在获得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之前,要做好保密工作,千万不要公开发表,否则成果将失去新颖性而影响专利权的获得。

3.2.3 对于应用软件类成果应及时委托有关专业人员向国家计算机软件中心申请登记,获取登记证书。然后可复制出售给需要使用的其他单位或个人。尤其是一些个人体质监测、保健类应用软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在体育院校的科研成果中还有一部分是既不能公开发表,也不宜申请专利。比如一些运动保健食品的配方、游泳池使用的高效消毒剂的配方及加工工艺等。对这类成果宜采用技术秘密的方式来处置,以获得最有效的保护。综上所述,体育院校的科研成果有多种处置方式,不同的处置方式有不同的后果。因此,一项科研成果形成后,选择好处置方式非常重要,方式选择恰当,时机把握适宜,科研成果既能获得有效的保护,又能充分获取商业利益。

4  未来研究领域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的体育科研成果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在体育教学、竞赛训练、全民健身等方面都有研究,部分成果也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效益,但是没有确切的主导研究方向。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注重科研成果的地域特色,例如冰雪体育产业、冰雪文化等;注重体育交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例如生态体育、体育伦理学、体育遗传学等;注重社会发展与体育学科发展相结合,例如体育产业、体育环境、体育保健等;注重教学改革类成果效果应用,例如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残疾人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注重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使体育科研成果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


电话:024-88764483 邮编:110866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辽ICP备05001374号 电子信箱:syautyb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