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

作者: 时间:2015-03-16 点击数:

1  高校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的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业务学习习惯于被认为是体育教师课外活动中的身体锻炼。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对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比较重视的,很多高校都安排了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学习形式,来促使体育教师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因为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指导思想的影响,业务学习的主要目的常常是简单地强调体育教师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教法的改革、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在这种相对简单的模式下,体育教师即使通过业务学习,使自己的运动技术技能得到提高,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只有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使学生真正喜爱体育课。

2  高校体育教师业务学习改革的方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纲要》同时还强调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可见,《纲要》的制定,是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具体支持,高校体育教学的各项改革举措均应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服务于学生而进行。为此,体育教师业务学习改革的方向也应充分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着重从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组织与引导能力入手,实施卓有成效的业务学习。

3  高校体育教师业务学习改革的实施方案

3.1  提高体育教师参加业务学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职称较高的教师因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对教学改革的热情并不太高。要在高校开展具有实效的业务学习,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首先必须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业务学习的重要性。为此,应主要从社会责任感、就业紧迫感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予以引导和动员,使他们从主观上认识到业务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适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业务学习中表现积极、为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并与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挂钩,以此来推动业务学习长期、有序地进行。

3.2  业务学习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

业务学习的计划性在于对各方面的学习素材做出合理的权衡与安排,只有通过充分的准备,拟定细致、系统的计划,每两周安排1~2次学习,才能使业务学习真正具有实效,而不至于流于形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理论水平、教学能力、裁判能力等素质构成教师的个体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能够使教改思想得到更好地贯彻,使体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加圆满的落实,使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果业务学习缺乏组织性,教师通常会侧重于娱乐性练习,而最重要的学习性内容就得不到落实,教师之间的沟通会受到很大限制。业务学习应该有明确的目的,盲目地安排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安排业务学习计划时,应该全盘考虑学期工作重点,对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等学习与裁判培训等实际工作要综合考虑,结合体育工作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学习方案。

3.3  重视体育教育理论学习

在业务学习中应该重视体育理论的学习。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思想的讨论,对于进一步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育理念,从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3.4  拓宽运动技术学习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部提倡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和授课教师。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运动项目技能。所以,在业务学习安排中,应当适当多设置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热门项目,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保证教学改革得到更好地落实,从而使教师自身的生存空间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3.5  注重教学组织、引导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在教学改革方案中,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由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主导型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引导型教学。这种角色的转换以及相应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可以在业务学习中进行培养和训练。为此,可以设计教师之间的模拟教学环境练习,教师们可以相互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评价,及时总结,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和验证,不断积累经验,共同进步。

3.6  注重生存技巧方面的培训

《纲要》中提出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这是对体育课程体系的延伸,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新思路。在业务学习过程中,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收集相关资料对体育教师加以培训,使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如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救生与自救等。


电话:024-88764483 邮编:110866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辽ICP备05001374号 电子信箱:syautyb2015@163.com